广西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网站 广西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动态 > 通知公告

2024年1-12月全市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2025-01-27 17:00     来源: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4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自治区和我市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全市工业的稳中向好,全年全市规上工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一、2024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总产值

1-12月,全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3%,其中,全市882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6%。8个县(市、区)中,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排前3位的是:博白县、北流市、福绵区;增速排后3位的是:陆川县、兴业县、容县。

玉林市与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

(二)工业增加值

1-12月,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9.7%,其中,全市累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比全国平均增速(5.8%)高4.7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平均增速(6.7%)高3.8个百分点,比全区平均增速(7.9%)高2.6个百分点。8个县(市、区)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前3位的是:博白县、玉东新区、北流市,增速排后3位的是:容县、兴业县、陆川县。

玉林市与全区、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三)工业投资

1-12月,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6%。工业投资增速排前3位的是兴业、玉东新区、玉州区;增速排后3位的是:博白县、北流市、陆川县。

玉林市与全区工业投资增速(%)

二、2024年全市工业运行亮点

(一)生产运行持续向好,玉林工业实现赶超进位

1-12月,全市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6%,较上半年(1-6月)增速提高了5.3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呈持续攀升态势,在全区排第6位,比上年前进了5位;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较上半年(1-6月)增速提高了1.5个百分点,在全区排第4位,比上年前进了8位。

(二)五大产业支撑强劲,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

1-12月,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香料医药健康、纺织服装五大主导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5%,比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速高4.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产值增长11.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产值的比重为71.2%。其中:

新材料产业高速增长。近两年来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迅猛发展,强力带动新材料产业加快壮大。1-12月,新材料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2.5%,对规上工业贡献率为66.6%。其中,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70.9%。

装备制造产业回升向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带来的发展新机遇,装备制造产业需求侧不断改善,产业实力明显提升。1-12月,装备制造产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8.8%,对规上工业贡献率为15.4%。

纺织服装产业增势稳健。目前全产业链基本成型并形成虹吸效应,产业进入良性发展区间。1-12月,纺织服装产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4.8%,对规上工业贡献率为8.1%。

(三)新入库企业连年超百家,规上企业总数创新高

2024年,全市培育上规工业企业109家,实现连续五年每年新增规上企业超百家。截至2024年底,全市有规上工业企业882家,企业总数创历史新高。

(四)工业投资逐季上行,总体呈持续回升态势

2024年,全市工业投资开局不利,一季度增速为-32.2%。在各项稳投资政策服务措施的全力推动下,二季度投资增速大幅回升,上半年同比增速为-0.8%;三季度实现扭负转正,前三季度同比增长0.6%;四季度继续稳步回升,1-12月同比增速上升到4.6%。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部分传统产业发展低迷,上行动力不足

不锈钢、水泥、板材和家具行业受房地产低迷和基建疲弱影响,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企业订单不足。1-12月,不锈钢、水泥、板材和家具行业完成产值同比分别下降23.7%、5.5%、2.2%,分别下拉全市产值增速1.5、0.4、0.1个百分点。饲料行业由于上半年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投栏补栏积极性不高、饲料需求减少,加上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下跌带动饲料价格下行,导致行业生产开局不利,并影响了全年的行业发展,1-12月饲料行业产值同比增长0.4%,上行动力不足。

(二)制造业项目拉动力不足。一是新开工制造业项目少,工业投资后劲欠缺。今年以来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工业产品价格和企业效益低迷,企业投资扩能意愿不强,导致全市制造业项目数量少、规模小。全年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2%。二是部分重大项目投资数已报完退库,如存量的华友项目因新能源电池材料市场原因,扩大投资信心不足,投资拉动力严重衰退。

(三)项目落地要素保障欠缺。项目用地指标少、征地缓慢与用地不足是制约工业项目落地的重要因素。这导致签约项目无法及时供地,影响项目的落地建设和投资进度。部分工业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限制了工业投资规模的扩大。

四、2025年工业运行工作措施

(一)稳运行强服务,力促工业总量新突破

强化工业运行监测调度和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分月度抓好月初的企业排产摸底、月中的生产协调服务、月底的运行分析评估预警,确保全市规上工业稳健运行。持续开展实体经济服务员调研服务和全市工业经济运行驻点调研服务,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排产计划、用工用能、资金需求和检修计划等情况监测。强化惠企政策的宣贯和争取,通过汇编政策手册、制作发放政策明白卡、开展PPT政策培训等方式,面对面打通政策入企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行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联合市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等十部门,建立重点企业紧密对接机制,对产值5亿元以上规上企业落实专人一对一负责,助力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助推企业进一步发展,不断扩大“中企”、“强企”队伍。动态调整重点企业、负增长企业、停产企业、新建上规企业“四张清单”,盯住苗头问题及时处置,确保清单企业稳产增产,推动一批临规企业加快上规,全力做大工业增量、壮大工业总量。

(二)推项目筑基石,夯实工业发展新支撑

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用好玉柴倍增产业基金,围绕全市“5+3”重点产业链,重点谋划推进一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一批技改、设备更新项目,一批“双百双新”项目,一批新兴产业项目,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等“五个一批”共计80多个项目,尤其抓好年产150万吨高填充碳酸钙高分子母粒项目、盘石·玉林青年梦工场等7个产值或投资超100亿元项目,福荣金属表面处理项目等5个产值或投资超50亿元项目的加快推进。对重点项目实施“1+1+2”项目保障制度,即:1个重点项目建立一个工作专班、一张项目清单,要素保障工作机制、会诊会商工作机制两个机制,一项目一专班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并联推进,全力破解项目落地的堵点、难点问题,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达产见效。

(三)壮临港拓向海,打造蓝色经济新引擎

借助玉林海港码头、沙铁支线、深海排放工程加快建设的有利契机,以华友锂电、柳钢中金、桂铜、银亿等链主企业为重点,持续壮大新能源材料、不锈钢材料、铜基新材料等三大千亿级临港产业。加快核电项目年内纳规和建设,加快华友二期氯碱及配套项目、4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10万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资源化回收一体化等一批项目建设。重点促成柳钢中金2#高炉产能恢复,积极引进下游配套企业,释放增量产值,积极争取柳钢集团将更多的生产配额放在玉林。服务玉铜等企业做好市场开拓工作,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加快桂铜32万吨含铜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龙潭临港产业园生态铝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生态铝产业、新能源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综合利用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引进固态电池、钠电池等新业态延链补链产业。着力引进绿色化工、高端造纸、特种钢等产业的龙头企业,加快打造新增长极。

(四)兴园区聚集群,实现产业能级新跃升

明确园区功能定位,用好“飞地”建设模式,做大做强园区主导产业,引导每个市级产业园主导产业原则上不超过3类,县级产业园主导产业原则上不超过2类,力争各类园区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到80%以上,全力形成产业更集聚、布局更合理、定位更清晰、特色更突出的园区发展格局;用好全市九大园区均纳入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玉林片区的政策优势,开展园区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配套设施提升攻坚行动,拓宽园区发展空间;推进“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鼓励混合用地、产业综合用地等复合用地方式,支持弹性出让、长期租赁、租让结合等措施灵活供地,缩短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时间,最大限度减轻土地对园区项目落地造成的影响。

(五)抓招商引产业,积蓄延链补链新动能

系统建立行业头部企业库,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融合发展区域,发挥驻点招商、商会招商的作用,大力探索资本、数字化、政府专业平台公司等招商模式,想方设法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符合我市产业发展的项目。全力服务玉商玉工回归项目,打造玉商玉工回归2.0版本,重点招引更多制造业方面的玉商玉工回乡兴业。加快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深化玉贵产业合作区建设,加强玉湛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六)谋开局快落实,确保首季工业“开门红”

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和我市关于一季度工业“开门红”政策措施,抓好节前节后工业生产原材料、用能、用工、运力等要素保障,支持重点企业春节期间不停产、重大项目不停工;加强对春节期间连续生产奖补、春节期间企业增量用电奖补和阶段性增量用电奖补、降低用工成本奖补、一季度产值增长奖补、无基数企业加快产能爬坡奖补等一季度“开门红”惠企政策宣贯,鼓励企业春节期间连续生产和加快复工复产。盯紧节后复工复产,加强协调服务,助推企业尽快复产,项目加快复工,力争2025年2月5日(正月初八)企业生产和项目复工比例达60%以上,2025年2月12日(正月十五)企业生产和项目复工比例达100%,全力冲刺一季度工业“开门红”。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